刘若帆:中医农业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二维码

世界中联中医与农业产业分会 2023-11-08 11:02

图片


图片

刘若帆秘书长表示:中医农业是中医药应用的延伸,中医药是中医农业发展的基础;   加快中医农业的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中医不仅能医治人类的疾病、保障人类的健康,而且其原理和方法对所有动物乃至所有植物都有医治病虫害、促进健康生长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和质量。目前在很多地方,化学药剂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这也给中医(药)农业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图片

图片

中医农业的优点在于:

图片

刘若帆秘书长表示:

基于中医相生相克机理利用生物群落之间交互作用提升农业系统功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植根于中国中医文化,将与农业相关的传统领域和现代科技完美融合,跨界而生的“中医农业”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契机。并形成了许多在全球可复制、可借鉴、可应用的推广模式。

图片

刘若帆秘书长强调:

图片


中药材迎来时代发展机遇

图片

历史上中药材主要依靠采集野生资源。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大力发展中药材的栽培和养殖。虽然目前仍有70%左右的中药材品种来自野生资源,但30%来自人工种养,其生产量占到了中药材供应量的70%以上。目前,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含野生抚育)约140万公顷,在600多种常用中药材中,近300种已经开展人工种养,近百种野生中药材人工种植取得了成功。同时,中药材品种选育也从20世纪选育的新品种不足10个,扩展至257 个,涵盖91个中药材品种。

图片

2021年年末,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这份指导性文件也给中药材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其指出,截止到2020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4358万亩。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消费呈稳步增长态势。“十四五”期间,稳定种植面积,提升药材质量,提高安全水平,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到2025年,全国中药材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道地药材面积占总面积50%以上。近年来,国际国内对中药材医疗的认识不断提高,特别是人类社会面对各类疫病时,中医药在临床中的杰出的表现,为中医药获取很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全球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持续增长。中药材种植成为大宗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方式之一,向全国扩散。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中药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图片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数字化”作为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中药材产业发展也提供了新思路。利用“数字化”对产业链的科技、物流、金融、市场营销等进行数字赋能,将种植、加工、贸易等环节更加紧密相衔接,形成产业链闭环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圈,已形成全世界生产规模**、品种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中药农业产业体系,这也在基础的保障系统上夯实了中药材发展机遇。

图片


优势推进中药材品质发展

图片

“中医农业”即将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将中医原理应用到种植业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集成创新。从已得到的资料和信息表明“中医农业”技术与方法生产的农产品具有品质提升、病虫害防治等优势。将“中医农业”与中药材种植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中药材种植模式,为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有效提升中药材品质和保障道地药材属性,助力全国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

图片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全国约380万家农业经营主体,有1/3左右在做“中医农业”相关工作,1/3左右在创造条件做“中医农业”相关工作,基本上所有相关产业链的主体都有意愿做“中医农业”工作。这对于进一步推进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建设有着坚实的支撑体系基础,通过汇集中医农业中药材技术应用成果,指导产业发展进而推进中医药材的标准化种植。通过完善标准体系,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

图片

图片

在提质增产方面:“中医农业”既能从产品的角度提升质量,又能从生产的角度深层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将作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脱颖而出。与常规农业相比,“中医农业”的产品的是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残大幅度下降,道地药材属性有效保障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并且产量显著增加,成本大幅度减少,突破了种植农业这两个关键的瓶颈问题。

图片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中医农业技术基于中医防治理论核心为治未病。含义概括为: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病后防复,进一步衍化为:治未生, 治未发, 治未成 ,治未传。中医农业防治病虫害的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

图片

图片

刘若帆秘书长表示通过缓解中药材连作障碍成效;根黑腐病抑制效果及田间试验等实践效果和数据详实的讲述了中医农业技术既可以提供作物营养,又可以防控病虫害,其有效成分为全新的生物活体,可以使作物恢复到健康生长状态,减少有害生物对作物的侵害,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力和调节作物健康生长的作用,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连续使用不会产生抗性,不破坏生态环境。

图片


聚焦推动产业未来发展

图片

目前,国内中药材保护和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由于土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部分野生中药材资源流失、枯竭,中药材供应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中药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重产量轻质量,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中 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损害了中医药信誉。中医农业的理念与模式导入中药材种植,能立体全链式优化生产方式。

“中医农业”技术有成熟的模式,并在中国多地推广,无论在东部还是西部、东北还是东南、西北还是西南,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中医农业的起步和发展,其技术体系也日臻成熟,未来中医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将聚焦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种植加工、标准制定等问题,深入研讨破题路径和发展方向,助推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基地的集群建设,为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图片

用中医农业技术去指导广大中药材种植户解决种植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带动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推进中药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