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漆器中的三原色,你知道有什么含义吗?

 二维码
原创 凉山非遗 凉山非遗 2022-12-09 11:25
凉山非遗
,赞26


视频中,彝族漆器画师手拿蘸取了红色或黄色油漆的毛笔,在黑色底漆的彝族餐桌和其它器具上描绘各类图案,或波浪、或圆圈、或弧线等。


没有底稿,没有辅助工具,画师笔下绘制的图案如信手拈来,绘制手法犹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整个绘制过程一气呵成,配合律动的音乐,尽显控笔的丝滑感。


图片


随着视频的走红,也让不少网友对彝族漆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今天我们就从画师手中黑色、红色、黄色的油漆说起。


图片


你知道彝族漆器中的三色具体有什么含义吗?彝族漆器主要以黑色为底色,红色和黄色交织构成纹饰。把黑色、红色、黄色称为彝族的三原色,已基本成为学界共识。


色彩的呈现首先与原料相关。漆绘方法多以黑漆为底色,以红色和黄色绘制纹饰。


图片


割漆所得的漆料本是白色,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会渐渐变成黑色。普遍认为,红色、黄色的形成系生漆分别加入银朱、石黄调制而成。


原材料的易获得性,为红色、黄色和黑色成为漆器的主色调构成了物质基础。


其次这三种颜色的象征意义是漆器色彩研究中的重点。了解这三色对于了解彝族的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




彝人认为,“黑色”是繁育万物的大地的颜色,也是高贵和权力的象征,表示神秘、静寂、刚强、坚定、力量、庄严、高尚、权威、广博等。彝族崇尚黑色,给许多东西都给打上了黑色印迹。在西南彝区,南部方言区的人们自称“尼苏”; 北部方言区的人们自称“诺苏”; 东部方言区的人们自称“纳苏”,这里的尼、诺、纳等,虽方言有异,但均指黑色。


图片


在彝区,以黑命名的地名随处可见,如大黑山、黑土坝、黑沙河等。除此之外,凉山彝族的祭祀仪式大多数用黑牛、黑羊、黑猪等作为牺牲,在日常的“lur ca sur( 转烧石) ”祛秽仪式中,必须使用黑漆木碗或者黑色胶碗进行。


而彝族历来被认为是尚黑的民族,黑色在彝人看来象征着高贵和庄重,有研究者认为黑色是群山和土地的颜色,包罗了深、广、高、大等意义。




红色,与生命有着深刻的关联,也代表火焰,具有炽热、热烈、活力、温暖、喜悦等涵义。同时,红色也是彝族人“火崇拜”的体现。


西南山地素有“一天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这使彝族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彝族先民在长期对所居生境的适应中,认识到火能取暖、照明、烹煮食物、烧荒堆肥、驱逐野兽,是生产生活中的必需物。


图片


而火在给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同时带有毁灭性的威力。所以红色也被认为是与先民狩猎时射杀野兽流血有关,象征着勇敢。



黄色是黄金、太阳的象征,表示美丽、光明、漂亮、丰收、光明、繁衍等。


图片


据《物始纪略》“天地起源篇”记载: “地出现之后,无穷地变化,不断变化后,出现黄灿灿,出现黄橙橙,出现黄哎根,黄哎有眉目,有形有象。”黄色被认为是大地出现后才衍生出来的。黄色代表日与月的颜色,为大地带来光明。


综上,从古籍文本的考证中可见,红色与黄色是在黑色基础之上衍生而成的。在彝族漆器上,以黑色作为底色,红色和黄色交织构成图案,一方面是彝族色彩认知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也恰好符合了色彩理论中由颜色的强烈对比刺激视觉而形成的审美特点。


图片

素材来源 | 部分网络

综合整理 | 凉山非遗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划重点啦

欢迎朋友们投稿

内容:以凉山非遗为主题

形式:图片、文字、视频等

投稿微信:17378523462

期待您的来稿


分享到: